基于Abaqus和HyperWorks轧制成型回弹分析案例

软件: HyperWorks
全方位数据报表
许可分析

许可分析

免费体验
识别闲置、及时回收
许可优化

许可优化

免费体验
多维度智能分析
许可分析

许可分析

免费体验
减少成本、盘活许可
许可优化

许可优化

免费体验

基于Abaqus和HyperWorks轧制成型回弹分析案例实操指南


导语:解决槽钢折弯回弹难题的路径

熟悉金属成型工艺的朋友都知道,轧制分为热轧和冷轧两大类。在工业现场,热轧主要应用于钢厂生产板材、棒材和线材,而冷轧则是在热轧基础上完成精细化成型。本案例聚焦于槽钢折弯成型过程中回弹量控制,目标是确保轧件在折弯后回弹不超过1mm(2025年),同时避免材料出现损伤。如果你也在寻找如何Abaqus和HyperWorks进行精确回弹预测,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清晰的操作思路。




一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转化


要实现精准的回弹分析,第一步是建立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。




  1. 轧件与辅助结构的网格划分

    槽钢是本案例的核心对象,需要单独划分六面体网格(400,000节点,2025年数据),确保模型在计算过程中具备足够的精度。压板和PE(垫片)作为辅助结构,由于其刚性特征,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即可,这样既能简化计算,又能保证接触关系的合理性。



    • 图3展示了整体模型的网格划分情况,可见不同结构的网格密度差异。




  2. 刚体的建立技巧

    凸模和扎头在仿真中被视为刚体,建立参考点是关键步骤。案例中采用一种简洁方式:选取圆直径上的两个点作为中心轴,再Xrp节点建立参考点(2025年)。



    • 图5和图6分别说明了参考点的选择和刚体的定义过程,简单直观。




  3. 局部坐标系的设定

    在Abaqus中,局部坐标系的建立直接影响折弯方向的准确性。三点确定法创建垂直于轧件圆面的轴,再结合转动轴生成第二个方向轴,最终形成完整的局部坐标系(2025年)。



    • 图7详细展示了局部坐标系的创建过程,包含笛卡尔坐标系、圆柱坐标系等其他选项的对比。






二、工况载荷的施加策略


基于Abaqus和HyperWorks轧制成型回弹分析案例

真实工况下的载荷步骤设计

本案例涉及两个关键载荷步:




  1. 静力学载荷:压制槽钢防止偏移

    在第一个载荷步中,压板需均匀施加压力,防止槽钢在折弯过程中发生横向窜动(2025年)。具体操作是将压板接触区域定义为通用接触,并设置摩擦系数为0.2(2025年原始数据)。



    • 图10显示了压板载荷的施加位置,需要特别注意接触面的划分精度。




  2. 动力学载荷:非对称折弯控制

    第二个载荷步是显示动力学分析,用于模拟扎头在指定角度下的折弯过程(2025年)。此时压板的载荷需解除,仅保留折弯区域的约束。



    • 图11展示了折弯力的施加方向,需要根据实际设备参数进行调整。




关键提示:设置重启动

图12中明确标注了在第二个分析步中必须开启重启动功能,这是确保回弹分析成功的核心条件(2025年)。




三、回弹分析的全流程解析


从成型到回弹的精准计算




  1. 回弹Job的创建

    回弹分析需要独立的Job,复制上一个Job后,删除除轧件以外的所有零件、接触条件及非必要约束(2025年)。



    • 图13展示了回弹分析的Job配置,确保模型仅保留关键结构。



  2. 基于Abaqus和HyperWorks轧制成型回弹分析案例


  3. 回弹区域的选取

    在回弹载荷步设置中,需明确指定回弹区域(轧件),并选择对应的显示动力学工作名称。**设定帧数(Frame)**和更新参考点的参数(2025年数据)。



    • 图14中演示了如何快速定位回弹区域,避免误选其他结构。




  4. 分析步的优化调整

    回弹预测本质上是逆向模拟,将之前静力学载荷步删除,直接建立回弹所需的静力学分析。



    • 图13再次强调,需确保载荷步类型与回弹逻辑一致。






四、结果分析与验证


数据说话:回弹量是否达标?

本案例两组对比数据验证回弹效果:




  1. 第一次分析

    槽钢在折弯后最大位移为1.39mm(2025年),这表明当前工艺存在显著回弹(未考虑弹性变形)。



    • 图15清晰显示了折弯后的变形状态,成为后续优化的基准。




  2. 第二次回弹分析

    启用回弹Job后,折弯件的最大位移降至0.68mm(2025年),回弹量为0.71mm(2025年)。这一结果直接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



      基于Abaqus和HyperWorks轧制成型回弹分析案例

    • 图16展示了回弹后的位移分布,需要与原始变形图进行对比分析。




小贴士:结果解读

回弹量的计算并非简单的数值差,需结合材料属性成型角度综合判断。比如,若槽钢材质为Q235(2025年数据),回弹量在1-1.5mm范围内,本次案例的0.71mm属于理想状态。




五、实践与行业拓展


从案例到应用:工程师该怎么做?

本案例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全流程的回弹分析思路,适用于类似金属成型场景。



  • 精度控制: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调整摩擦系数和接触属性,例如将法向刚度设置为1000MPa(2025年)。

  • 参数优化:回弹量对齐度与折弯角度、速度密切相关。可多个frame进行试算,找到最佳匹配参数。

  • 多软件协同:HyperWorks在预处理阶段能有效优化网格划分,而Abaqus在求解阶段精准预测回弹,两者结合能实现高效仿真(2025年)。


行业应用延伸

除了金属成型领域,该方法适用于电子产品跌落分析汽车部件冲压回弹等场景。



  • 思考方向:回弹量控制是否需分阶段验证?是否动态接触设置进一步优化




六、总结与交流价值


写在最后的几点

本案例以槽钢折弯回弹分析为切入点,系统讲解了从模型建立、载荷设置到结果验证的完整流程(2025年)。对于需要控制回弹的工程师,它提供了可复用的模板,也能激发进一步探索。


数据参考



  • 槽钢折弯成型时间戳:2025年

  • 回弹量目标:≤1mm(2025年)

  • 摩擦系数设定:0.2(2025年)


鼓励行动

如果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提出具体疑问。更多案例和资料可关注仿真秀App获取(作者:北鲲,2025年)。




:本内容不涉及任何 software 官方宣传,仅用于技术交流。严禁私自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(作者:北鲲,2025年)。


index-foot-banner-pc index-foot-banner-phone

点击一下 免费体验万千客户信任的许可优化平台

与100+大型企业一起,将本增效

与100+大型企业一起,将本增效

申请免费体验 申请免费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