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成员招募 | 来这里一起造卫星!
软件: altium
高校学生微纳卫星团队:打造未来航天技术的多学科融合平台
摘要
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,凭借其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优势与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,成功研制并发射了“紫丁香二号”、“紫丁香一号”微卫星以及参与“龙江二号”的研发工作。团队在主流媒体上的数十次报道,见证了其在航天领域的大胆迈步与成就。荣誉加冕下,团队被授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、小平科技创新团队、“感动龙江”年度人物集体等称号,同时多名成员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、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、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。本文围绕团队的工程技术方向、学术研究方向、运营方向三大部分,细致介绍其多元化能力培养与项目布局,旨在吸引更多有志于航天事业的青年才俊加入。
工程技术方向

1. 微纳卫星电子学设计
专业背景:坚实的基础电路知识与电路焊接、调试技艺,能够熟练使用Altium Designer或类似软件,具有电路板设计、投产与调试实践经验者将优先考虑。
研究形式:卫星电路设计的全面把控,确保各分系统电路的准确计算与性能优化,实施卫星电缆网络的设计与制造流程。
2. 结构热控分系统
专业技能:能够熟练使用SolidWorks或相似三维建模软件,基础装配知识有助于微纳卫星结构热控研究。
研究形式:专注微纳卫星的结构热力学性能分析与试验验证,实现高效率的热管理系统设计。
3. 姿轨控分系统
适合人群:大一新生需具备一定的C语言编程能力,其他年级学生应熟悉姿态和轨道控制原理,熟练参数Matlab编程和simulink仿真软件。
研究形式:算法设计、仿真、敏感器与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与测试、轨道设计与仿真、推进系统原理与研发。
4. 星务管理分系统
参与要求: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,具备嵌入式编程与微电子电路基础,负责星务软件开发与卫星计算机电路设计。
5. 测控数传分系统
能力需求:通信原理或业余无线电基础知识,专注于测控通信设备的软件硬件开发。
6. 微卫星光学系统
技术任务:具有光学知识基础,掌握软件(硬件)开发技能,优先考虑有相关相机调试、设计经验者,开展星载光学相机的研发测试。
7. 高性能星载计算机FPGA开发
能力标准:具有良好的数电基础,经验丰富的FPGA开发背景,负责高性能星载计算机的FPGA软硬件开发。
8. 微纳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
工作内容:具有伺服电机调试经验,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与控制方式,参与微纳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的研发。
9. 电源分系统
专业核心:必备电路设计与C语言能力,开展电源电路、控制器编程及调试工作。
学术研究方向
10. 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开发与测试
开发平台:具备C++或Python基础,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测试,涵盖航天器设计、测试、发射、运行和任务应用等全周期。
11. 航天器结构优化设计
优化目标:无基础需求,由导师带领,在航天器设计过程中进行结构改进与优化,实现高效率、稳定性表现。
12. 航天器微振动系统设计优化
专业探索:进行微振动扰动问题的研究,探索低频振动智能材料、高频微振动抑制技术。
13. 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
支持领域:对本科生无基础要求但充满兴趣者,研究生需有控制系统或飞环系统相关研究经验,探索自给氧生命保障系统的先进性、空间健身与健康管理系统、空间站充气设备的技术创新。
14. 激光通信系统设计
知识要求:掌握基本光学及激光通信原理,开展激光通信系统设计研究,构建合理理论模型。
运营方向
科普视频制作、维基百科站建设等面向公众宣传教育活动,邀请热忱的航天科普爱好者参与文案撰写、素材收集、视频剪辑与网站维护工作,共同推动航天科普事业的发展。
报名途径
欢迎哈尔滨工业大学(哈尔滨校区)在校生通过链接或向lilacsat@hit.edu.cn发送邮件进行报名。团队秉持开放协作的精神,期待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共同探索航天领域的无限可能。
通过本团队的共同努力,我们得以将理论探索转化为实践成果,不仅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,更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与成长平台,合力构建了未来航天技术的多元生态。
摘要
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,凭借其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优势与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,成功研制并发射了“紫丁香二号”、“紫丁香一号”微卫星以及参与“龙江二号”的研发工作。团队在主流媒体上的数十次报道,见证了其在航天领域的大胆迈步与成就。荣誉加冕下,团队被授予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、小平科技创新团队、“感动龙江”年度人物集体等称号,同时多名成员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、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、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。本文围绕团队的工程技术方向、学术研究方向、运营方向三大部分,细致介绍其多元化能力培养与项目布局,旨在吸引更多有志于航天事业的青年才俊加入。
工程技术方向

1. 微纳卫星电子学设计
专业背景:坚实的基础电路知识与电路焊接、调试技艺,能够熟练使用Altium Designer或类似软件,具有电路板设计、投产与调试实践经验者将优先考虑。
研究形式:卫星电路设计的全面把控,确保各分系统电路的准确计算与性能优化,实施卫星电缆网络的设计与制造流程。
2. 结构热控分系统
专业技能:能够熟练使用SolidWorks或相似三维建模软件,基础装配知识有助于微纳卫星结构热控研究。
研究形式:专注微纳卫星的结构热力学性能分析与试验验证,实现高效率的热管理系统设计。
3. 姿轨控分系统
适合人群:大一新生需具备一定的C语言编程能力,其他年级学生应熟悉姿态和轨道控制原理,熟练参数Matlab编程和simulink仿真软件。
研究形式:算法设计、仿真、敏感器与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与测试、轨道设计与仿真、推进系统原理与研发。
4. 星务管理分系统
参与要求: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,具备嵌入式编程与微电子电路基础,负责星务软件开发与卫星计算机电路设计。
5. 测控数传分系统
能力需求:通信原理或业余无线电基础知识,专注于测控通信设备的软件硬件开发。
6. 微卫星光学系统
技术任务:具有光学知识基础,掌握软件(硬件)开发技能,优先考虑有相关相机调试、设计经验者,开展星载光学相机的研发测试。
7. 高性能星载计算机FPGA开发
能力标准:具有良好的数电基础,经验丰富的FPGA开发背景,负责高性能星载计算机的FPGA软硬件开发。
8. 微纳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
工作内容:具有伺服电机调试经验,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与控制方式,参与微纳卫星太阳翼驱动机构的研发。
9. 电源分系统
专业核心:必备电路设计与C语言能力,开展电源电路、控制器编程及调试工作。
学术研究方向
10. 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开发与测试
开发平台:具备C++或Python基础,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测试,涵盖航天器设计、测试、发射、运行和任务应用等全周期。
11. 航天器结构优化设计
优化目标:无基础需求,由导师带领,在航天器设计过程中进行结构改进与优化,实现高效率、稳定性表现。
12. 航天器微振动系统设计优化
专业探索:进行微振动扰动问题的研究,探索低频振动智能材料、高频微振动抑制技术。
13. 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
支持领域:对本科生无基础要求但充满兴趣者,研究生需有控制系统或飞环系统相关研究经验,探索自给氧生命保障系统的先进性、空间健身与健康管理系统、空间站充气设备的技术创新。
14. 激光通信系统设计
知识要求:掌握基本光学及激光通信原理,开展激光通信系统设计研究,构建合理理论模型。
运营方向
科普视频制作、维基百科站建设等面向公众宣传教育活动,邀请热忱的航天科普爱好者参与文案撰写、素材收集、视频剪辑与网站维护工作,共同推动航天科普事业的发展。
报名途径
欢迎哈尔滨工业大学(哈尔滨校区)在校生通过链接或向lilacsat@hit.edu.cn发送邮件进行报名。团队秉持开放协作的精神,期待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共同探索航天领域的无限可能。
通过本团队的共同努力,我们得以将理论探索转化为实践成果,不仅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,更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与成长平台,合力构建了未来航天技术的多元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