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g三维图怎么生成工程图
软件: ug
UG三维图生成工程图的标准流程
1. 前置准备:完成三维模型并检查规范性
在生成工程图前,需确保三维模型符合以下要求:
- 完整性:零件模型应为单一完整实体(避免分散特征组合),否则剖视图中会出现不同材料的剖面符号混乱;装配体需正确装配各零件,明确配合关系。
- 准确性:模型尺寸、形状、位置需与设计要求一致,否则工程图会继承错误信息。
2. 进入UG制图环境并设置标准
- 进入方式:
- 点击顶部菜单栏开始→制图,或使用快捷键Ctrl+Shift+D,直接进入制图模块。
- 选择制图标准:
- 菜单栏选择工具→制图标准→用户/GB(优先选择GB标准,符合国内工程规范),确保后续生成的视图、标注自动匹配国标要求。
3. 新建图纸页
- 操作路径:
- 点击制图工具栏中的新建图纸页,弹出工作表对话框。
- 关键设置:

- 图纸大小:选择标准尺寸(如A4、A3)或自定义(需符合企业或行业规范);
- 比例:通常设为1:1(真实尺寸),特殊情况可采用放大/缩小比例(如1:2、2:1);
- 投影角度:选择第一象限角投影(中国及多数国家的默认标准);
- 单位:统一为毫米(mm)。
- 完成创建: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,绘图区会自动生成空白图纸框架(含标题栏、边框等,样式随标准调整)。
4. 创建基础与辅助视图
- 基础视图(主视图):
- 点击制图工具栏中的基本视图,弹出对话框;
- 在模型视图下拉列表中选择TFR-ISO(正等测方向,作为基础参考);
- 移动鼠标至图纸合适位置,点击左键放置主视图,完成基础视图创建。
- 辅助视图(投影视图、剖视图等):
- 投影视图:主视图创建后,自动激活投影视图工具,点击主视图下方/右方等位置,生成对应的俯视图、左视图;
- 剖视图:点击剖视图工具,选择简单剖阶梯剖等方式,设置剖切线位置(穿过零件关键结构),点击确定生成剖视图(需提前在制图首选项→视图中禁用显示边界,隐藏多余边界线,提升图纸整洁度)。
5. 尺寸与技术标注
- 尺寸标注:
- 使用尺寸工具栏中的自动尺寸功能,选中视图中的特征(如圆柱、长方体),系统自动生成尺寸;
- 手动调整尺寸位置(拖动尺寸线末端),添加公差(如±0.01)、表面粗糙度(如Ra1.6)等符号(通过插入→注释→符号)。
- 技术要求:
- 点击注释工具栏中的文本,输入技术要求(如未注圆角R0.5热处理硬度HRC30-35),放置在图纸右下角或其他合适位置。
6. 编辑与优化工程图
- 视图调整:双击视图,弹出视图属性对话框,可修改视图比例、隐藏/显示特征(如螺纹孔细节);
- 标注编辑:选中尺寸或符号,右键选择编辑,调整字体大小、颜色、线宽等属性;
- 图层管理:通过格式→图层,将视图、尺寸、注释分配至不同图层,便于批量修改(如隐藏尺寸层查看视图轮廓)。
7. 导出为CAD格式(可选)
若需将UG工程图转换为AutoCAD(.dwg/.dxf)格式,可使用以下方法:
- 方法1:直接导出:点击文件→导出→DWG/DXF,选择导出路径、文件名,点击确定(适用于简单工程图,转换速度快,但复杂曲面可能出现未消隐问题)。
- 方法2:2DExchange转换:点击文件→导出→2DExchange,设置输出至为建模、输出为为DWG/DXF,点击确定(转换效果更稳定,推荐用于复杂视图)。
上面步骤覆盖了UG三维图生成工程图的全流程,需根据实际模型复杂度调整细节(如复杂装配体的爆炸视图、多视图布局),确保工程图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。
1. 前置准备:完成三维模型并检查规范性
在生成工程图前,需确保三维模型符合以下要求:
- 完整性:零件模型应为单一完整实体(避免分散特征组合),否则剖视图中会出现不同材料的剖面符号混乱;装配体需正确装配各零件,明确配合关系。
- 准确性:模型尺寸、形状、位置需与设计要求一致,否则工程图会继承错误信息。
2. 进入UG制图环境并设置标准
- 进入方式:
- 点击顶部菜单栏开始→制图,或使用快捷键Ctrl+Shift+D,直接进入制图模块。
- 选择制图标准:
- 菜单栏选择工具→制图标准→用户/GB(优先选择GB标准,符合国内工程规范),确保后续生成的视图、标注自动匹配国标要求。
3. 新建图纸页
- 操作路径:
- 点击制图工具栏中的新建图纸页,弹出工作表对话框。
- 关键设置:

- 图纸大小:选择标准尺寸(如A4、A3)或自定义(需符合企业或行业规范);
- 比例:通常设为1:1(真实尺寸),特殊情况可采用放大/缩小比例(如1:2、2:1);
- 投影角度:选择第一象限角投影(中国及多数国家的默认标准);
- 单位:统一为毫米(mm)。
- 完成创建: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,绘图区会自动生成空白图纸框架(含标题栏、边框等,样式随标准调整)。
4. 创建基础与辅助视图
- 基础视图(主视图):
- 点击制图工具栏中的基本视图,弹出对话框;
- 在模型视图下拉列表中选择TFR-ISO(正等测方向,作为基础参考);
- 移动鼠标至图纸合适位置,点击左键放置主视图,完成基础视图创建。
- 辅助视图(投影视图、剖视图等):
- 投影视图:主视图创建后,自动激活投影视图工具,点击主视图下方/右方等位置,生成对应的俯视图、左视图;
- 剖视图:点击剖视图工具,选择简单剖阶梯剖等方式,设置剖切线位置(穿过零件关键结构),点击确定生成剖视图(需提前在制图首选项→视图中禁用显示边界,隐藏多余边界线,提升图纸整洁度)。
5. 尺寸与技术标注
- 尺寸标注:
- 使用尺寸工具栏中的自动尺寸功能,选中视图中的特征(如圆柱、长方体),系统自动生成尺寸;
- 手动调整尺寸位置(拖动尺寸线末端),添加公差(如±0.01)、表面粗糙度(如Ra1.6)等符号(通过插入→注释→符号)。
- 技术要求:
- 点击注释工具栏中的文本,输入技术要求(如未注圆角R0.5热处理硬度HRC30-35),放置在图纸右下角或其他合适位置。
6. 编辑与优化工程图
- 视图调整:双击视图,弹出视图属性对话框,可修改视图比例、隐藏/显示特征(如螺纹孔细节);
- 标注编辑:选中尺寸或符号,右键选择编辑,调整字体大小、颜色、线宽等属性;
- 图层管理:通过格式→图层,将视图、尺寸、注释分配至不同图层,便于批量修改(如隐藏尺寸层查看视图轮廓)。
7. 导出为CAD格式(可选)
若需将UG工程图转换为AutoCAD(.dwg/.dxf)格式,可使用以下方法:
- 方法1:直接导出:点击文件→导出→DWG/DXF,选择导出路径、文件名,点击确定(适用于简单工程图,转换速度快,但复杂曲面可能出现未消隐问题)。
- 方法2:2DExchange转换:点击文件→导出→2DExchange,设置输出至为建模、输出为为DWG/DXF,点击确定(转换效果更稳定,推荐用于复杂视图)。
上面步骤覆盖了UG三维图生成工程图的全流程,需根据实际模型复杂度调整细节(如复杂装配体的爆炸视图、多视图布局),确保工程图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