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qus怎么输出曲线图
软件: abaqus
Abaqus输出曲线图的两种主要方法及操作步骤
一、通过后处理模块(Visualization)生成XY曲线
这是Abaqus中最常用的曲线生成方式,适用于提取路径上的局部响应(如焊缝应力分布)或历史输出变量(如节点位移随时间变化),具体步骤如下:
1. 准备工作:打开结果数据库
启动Abaqus Viewer,通过菜单栏File > Open打开分析输出的.odb文件(如viewer_tutorial.odb)。
2. 方法一:基于历史输出(History Output)生成曲线
适用于查看节点或单元随时间/载荷步变化的变量(如位移、应力),操作步骤如下:
在左侧Results Tree(结果树)中,右键点击History Output(历史输出)。
选择Filter(过滤)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变量关键词(如*U2*表示Y方向位移),缩小变量范围。

双击目标数据对象(如Spatial displacement: U2 at Node 1000 in NSET PUNCH,即节点集PUNCH中节点1000的Y方向位移)。
此时会自动生成位移-时间曲线,默认包含坐标轴、图例(如U2 N: 1000 NSET PUNCH)和刻度。
自定义曲线:若需调整坐标轴范围、刻度或图例位置,可通过菜单栏Options > XY Options,分别选择Axis(设置坐标轴范围、标题)、Chart Legend(调整图例位置,如勾选Inset将图例嵌入图内)进行修改。
3. 方法二:基于路径(Path)生成曲线
适用于提取模型中特定路径上的结果分布(如焊缝沿线应力变化),操作步骤如下:
创建路径:
① 点击菜单栏Tool > Path > Create,选择路径类型(常用Node list节点路径);
② 进入Edit Node List Path对话框,点击Add After,通过视图选择路径上的节点(如焊缝上的节点),确认节点编号列表无误后点击OK。
生成XY曲线:
① 点击菜单栏Tool > XY Data > Create,选择Path(基于路径生成数据);
② 在XY Data from Path对话框中,选择已创建的路径(如Path-1),指定分析步及帧(如最后一步的最后一个增量步);
③ 选择需要提取的变量(如S11表示X方向应力);
④ 点击Plot生成应力-路径位置曲线,可通过Save AS保存数据(如.txt或.csv格式)。
二、通过Python脚本生成曲线(高级方法)
适用于批量处理结果或自定义可视化需求,需结合Abaqus的session和odbAccess模块提取数据,再用Matplotlib绘制曲线,示例步骤如下:
打开.odb文件:odb = session.openOdb(name='viewer_tutorial.odb')。
提取历史输出数据:step = odb.steps['Step-1']; frame = step.frames[-1]; displacement = frame.fieldOutputs['U'].getSubset(region=node_set).values(其中node_set为目标节点集)。
使用Matplotlib绘图: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; plt.plot([v.nodeLabel for v in displacement], [v.data[1] for v in displacement])(绘制Y方向位移-节点编号曲线)。
保存图像:plt.savefig('displacement_curve.png', dpi=300)。
上面方法覆盖了Abaqus中常见的曲线输出需求,其中基于历史输出的方法最简单,基于路径的方法适用于局部响应分析,Python脚本则适合高级用户实现自动化处理。
一、通过后处理模块(Visualization)生成XY曲线
这是Abaqus中最常用的曲线生成方式,适用于提取路径上的局部响应(如焊缝应力分布)或历史输出变量(如节点位移随时间变化),具体步骤如下:
1. 准备工作:打开结果数据库
启动Abaqus Viewer,通过菜单栏File > Open打开分析输出的.odb文件(如viewer_tutorial.odb)。
2. 方法一:基于历史输出(History Output)生成曲线
适用于查看节点或单元随时间/载荷步变化的变量(如位移、应力),操作步骤如下:
在左侧Results Tree(结果树)中,右键点击History Output(历史输出)。
选择Filter(过滤)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变量关键词(如*U2*表示Y方向位移),缩小变量范围。

双击目标数据对象(如Spatial displacement: U2 at Node 1000 in NSET PUNCH,即节点集PUNCH中节点1000的Y方向位移)。
此时会自动生成位移-时间曲线,默认包含坐标轴、图例(如U2 N: 1000 NSET PUNCH)和刻度。
自定义曲线:若需调整坐标轴范围、刻度或图例位置,可通过菜单栏Options > XY Options,分别选择Axis(设置坐标轴范围、标题)、Chart Legend(调整图例位置,如勾选Inset将图例嵌入图内)进行修改。
3. 方法二:基于路径(Path)生成曲线
适用于提取模型中特定路径上的结果分布(如焊缝沿线应力变化),操作步骤如下:
创建路径:
① 点击菜单栏Tool > Path > Create,选择路径类型(常用Node list节点路径);
② 进入Edit Node List Path对话框,点击Add After,通过视图选择路径上的节点(如焊缝上的节点),确认节点编号列表无误后点击OK。
生成XY曲线:
① 点击菜单栏Tool > XY Data > Create,选择Path(基于路径生成数据);
② 在XY Data from Path对话框中,选择已创建的路径(如Path-1),指定分析步及帧(如最后一步的最后一个增量步);
③ 选择需要提取的变量(如S11表示X方向应力);
④ 点击Plot生成应力-路径位置曲线,可通过Save AS保存数据(如.txt或.csv格式)。
二、通过Python脚本生成曲线(高级方法)
适用于批量处理结果或自定义可视化需求,需结合Abaqus的session和odbAccess模块提取数据,再用Matplotlib绘制曲线,示例步骤如下:
打开.odb文件:odb = session.openOdb(name='viewer_tutorial.odb')。
提取历史输出数据:step = odb.steps['Step-1']; frame = step.frames[-1]; displacement = frame.fieldOutputs['U'].getSubset(region=node_set).values(其中node_set为目标节点集)。
使用Matplotlib绘图: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; plt.plot([v.nodeLabel for v in displacement], [v.data[1] for v in displacement])(绘制Y方向位移-节点编号曲线)。
保存图像:plt.savefig('displacement_curve.png', dpi=300)。
上面方法覆盖了Abaqus中常见的曲线输出需求,其中基于历史输出的方法最简单,基于路径的方法适用于局部响应分析,Python脚本则适合高级用户实现自动化处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