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e/Creo移动电源结构拆分教学,实战案例解析
Pro/E/Creo手持设备充电宝设计与建模优化
案例研究与建模流程解析
第一篇:从建模基础到工字曲面构建
在移动电源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,初次构建一款理想产品的模型是关键步骤。以下流程详解了从草绘到实体化的过程,以实现设计意图:
1. 草绘与轮廓曲线绘制:
开始时,单击“草绘”按钮,选据在设备的TOP基准面上绘制其外部轮廓曲线。这个步骤旨在准确锁定产品的外观形状,为后续的建模打下坚实基础。图示91提供了草绘曲线的直观模型。
2. 创建DTM基准面:
随后,单击“平面”按钮,选择TOP基准面,并在该基准偏移10.25mm处创建名为DTM1的新基准面。这一步骤旨在为下一步的扫描模塑操作提供定向目标。
3. 扫描模塑曲面创建:
在确定好曲线与基准面后,选择轮廓曲面作为扫描轨迹,草绘出半径为R10的半圆形作为截面。完成此过程后,“扫描”操作将在指定轨迹和截面的指导下,形成具备封闭特性的工字曲面。图示94直观展示了最终得到的工字形曲面模型。
4. 实体化模型与修剪处理:
接下来,通过“合并”操作选择先前创建的曲面,确保模型得到最优化的边缘处理,仅保留所需的产品曲面。继续操作至通过“实体化”按钮转变为实体模型,首次呈现的产品模型已经具备基本的三维结构。
第二篇:内部组件的设计与模塑
1. 内部结构解析与设计:
从功能需求的角度剖析移动电源的内部组成,移动电源旨在为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充电服务。模块由USB、TYPEC及USBmicro充电接口、显示屏、开关组件以及内置电池构成。
2. 打印交互数据筛选与整合:
识别端子接口和显示屏作为标准采购件,利用3D模型数据进行快速安装整合。为了实现最终产品效果的直观化呈现,参照特别设计的插图99。
3. 拆解与模塑动作:
实现产品拆分的初级阶段。经过结构分析,产品被分解为上壳、中壳、下壳与开关按钮四大组件。
零件管理与细致操作
上壳模塑:通过开启“拉伸”功能剪切出上壳部分,再运用“抽壳”操作,利用厚度为2mm的抽壳进行精加工,得到内部结构便于集成标准化零件组件的上壳单元(图示位于21与22)。
中壳模塑:依据产品设计习惯,选择“拉伸”方法创造上一步催生的中框模型(图示23)。
下壳与开关按钮拆解:鉴于结构复杂性,采用“复制几何”操作将00零件中的特定曲面提取出来,然后以“拉伸”方法生成独立的下壳实体(图示25与26); 对于开关按钮单独入模,通过细致操作形成所需实体形式(图示27与28)。
优化设计结束:最后,细致地执行“合并”、“实体化”、“抽壳”操作,并进行壁厚减少处理(图示29与210),以增强模型的实际应用性和生产便利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