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E前处理进阶:薄壁+实体结构的深度剖析
CAE前处理 | 薄壁+实体结构处理难题破解指南(上)
2025年最新实践经验分享
直击痛点:常规网格划分为何失效?
最近在处理一个包含大量一体焊件的结构分析项目时,发现采用常规的网格加密方法后,应力云图的分布趋势存在明显异常,这给后续结果解读和工程决策带来了困扰。很多工程师在遇到类似问题时,可能会直接选择局部加密和整体加密,认为这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,特别是在薄壁与实体结构并存的复杂场景中,这种处理方式往往适得其反,甚至可能导致结果偏离真实状态。
问题描述:结构形式与分析目标
该结构的具体情况是:右端面被固定约束,左端面施加集中力F,需要计算施力点处的位移值以及危险区域的应力值。从表面看,这似乎是一个常规的有限元分析问题。但当我们对模型进行剖切后,问题就变得复杂了。
关键矛盾点:薄壁与实体并存带来的挑战
这个模型的特殊之处在于:一部分是薄壁结构(壁厚仅0.6mm),另一部分是实体结构(跨度达到60mm)。这种组合结构在建模时存在天然的矛盾。如果强行采用统一的网格划分,要么会导致薄壁区域出现计算误差放大,要么会让实体部分的应力集中区域被忽视。为此,我们先对模型进行了粗略的1mm网格划分,观察初步结果:
- 加载点处的位移值为2.54mm(2025)
- 弯管区域的应力值达到488MPa(2025)
- 圆角处的应力峰值为510MPa(2025)
从数据来看,整体加密似乎能勉强满足基本需求,但模型的局部精度依然存在问题。更进一步的加密操作(比如三轮细分)让计算资源消耗达到瓶颈,计算机处理速度明显下降,同时应力分布的数值波动并没有显著减小,甚至出现局部区域数值失真。
为什么高密度网格效果不佳?
这里需要明确一点:模型的设计本身就具有特殊性。薄壁结构放大了实体单元的误差敏感度,而长达60mm的结构又加剧了低阶四面体单元的计算误差。也就是说,即使划分了五十万级的四面体单元(2025),也不能完全规避这些问题。
问题思考:结构特征决定处理策略
针对这种矛盾,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。该结构 以薄壁和实体结合为核心特征,但两者又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,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。这种特性导致在传统前处理中,难以同时保证两种结构的计算精度。
常规方法的局限性

对比不同网格密度下的结果,我们发现使用统一网格划分的策略存在明显缺陷。具体表现为:
- 薄壁区域的数据失真:在壁厚仅为0.6mm的区域,接近实体单元的计算误差,导致局部应力值偏高。
- 实体区域的精度不足:在跨度较大的实体结构中,低阶四面体单元无法捕捉细节,影响整体结构的可靠性。
- 连接处的应力断层:由于两种结构的网格密度不同,连接部位容易出现应力跳跃现象,这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作出修正。
解决方案:分区分控才是关键
根据分析结果,我们最终选择将结构分为薄壁和实体两个部分,分别采用最适合的单元类型进行处理。这并非简单的分而治之,而是需要面对以下几个核心问题:
① 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的对接难题
如果采用壳单元处理薄壁部分,壳单元本身的误差累积可能会影响整体结果。在弯管区域,壳单元的节点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应力峰值失真。为此,我们尝试在断面处采用共节点连接,即壳单元和实体单元共享边界节点,减少应力断层。
② 分层控制与常规划分的平衡策略
另一种方案是在薄壁区域采用分层控制,实体区域则保留常规网格划分。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保两种结构的过渡区域平滑。在薄壁与实体交界处,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,避免单元形状差异带来的应力异常。
③ 网格密度与计算效率的权衡
最终选择分区域加密方案:对薄壁部分进行高密度网格划分,同时对实体部分进行适度加密。这样既能保证关键区域的精度,又能避免计算资源过度消耗。在加载点附近加密到0.5mm的网格尺寸,同时在弯管区域局部加密补充细节。
为什么分区域加密更优?
实测数据表明,采用分区域加密后,应力峰值的分布更符合预期,而位移值的计算精度也显著提升。在加载点处,位移值稳定在2.54mm(2025),而在弯管区域,应力值波动幅度控制在±10MPa以内,这表明优化后的网格划分已经能够满足工程需求。
2025年实操:分而治之是关键
上述分析,我们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结论:对于薄壁+实体结构的复杂模型,分区域加密才是有效的处理方式。在以下步骤中进行操作:
- 明确结构特征:优先判断哪些区域是薄壁,哪些是实体,避免盲目划分。
- 分区域加密:对薄壁部分使用高密度壳单元,对实体部分使用适度加密的四面体单元。
- 共节点连接:在两者交界处设置共节点,避免应力断层。

结语:优化前处理是提升结果精度的核心
处理薄壁+实体结构的分析问题,重点在于分区域加密和共节点连接。只有才能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的双重需求。2025年的最新分析表明,这种方法在实际项目中已经得到了验证。
更多CAE实操技巧与定制培训信息
如需进一步了解CAE前处理的技术细节,或需要定制化学习方案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。
- 企业项目承接:中小制造业深度合作,可提供前处理、刚强度、NVH等全领域技术支持。
- 免费技术咨询:为院校和企业客户提供免费校内培训与项目分析支持。
- 精品课程推荐:可选择带补助学习或自费学习,覆盖Hypermesh、Abaqus、Fluent等主流软件。
联系方式
QQ:1171926630
微信:kt1171926630
电话:18010138523
官网:www.mtechfea.com
CAE学习之家将持续输出更多工程实践经验,助力工程师提升技术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