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desys和西门子哪个好
软件: codesys
1. 生态模式:开放联盟 vs 封闭垂直
Codesys采用“白标模式”,作为基础平台向设备制造商提供底层开发能力,允许厂商进行二次开发和品牌定制(如汇川InoProShop融合Codesys核心技术与中国本土化HMI组件)。这种模式推动全球500+厂商(包括ABB、三菱、汇川)采用Codesys,形成“基础标准化+外围定制化”的生态格局。而西门子坚持垂直整合,从硬件(如S7系列PLC)到软件(TIA Portal)均为自有体系,深度优化硬件性能(如编译引擎专为西门子处理器设计),但封闭性导致第三方设备集成成本较高(某汽车生产线改造案例中,集成成本较Codesys方案高40%)。
2. 编程体验:标准化与专用性的平衡
两者均支持IEC 61131-3标准,但在语言实现和界面设计上有差异:
ST语言(结构化文本):Codesys将ST与梯形图并列为核心语言,无需额外插件即可使用;西门子则在博途中将ST命名为SCL(结构化控制语言),需高端PLC(如S7-1200及上面)支持,且早期版本需通过插件扩展。

FC(功能块)定义:Codesys的FC仅为纯函数(仅能返回单一值),符合IEC 61131-3标准;西门子的FC兼顾“无参数程序”与“带多输出功能”,灵活性更高,但与标准存在差异。
数据管理:Codesys采用功能块型变量解决背景数据块问题(避免博途中背景数据块的冗余设计);西门子仍保留背景数据块,虽成熟但学习曲线较陡。
3. 硬件与性能:专用优化 vs 开放兼容
硬件适配:西门子TIA Portal专为自家处理器优化,编译效率高,运行性能稳定(如S7-1500系列PLC的实时控制性能优势明显);Codesys Runtime采用组件化设计,支持Windows、Linux、VxWorks等多操作系统,跨平台兼容性强,但依赖厂商的硬件适配(如倍福TwinCAT基于Codesys优化,运动控制性能突出)。
性能瓶颈:Codesys的跨平台特性虽提升了兼容性,但也导致部分厂商产品在性能上存在同质化问题(如某锂电池产线调试中,多个品牌基于Codesys的控制器触发Runtime内存管理缺陷);西门子硬件与软件的深度集成,使其在长期运行稳定性上更具优势。
4. 应用场景:通用开放 vs 高端专用
Codesys:更适合需要快速集成第三方设备或追求标准化编程的场景(如国产PLC厂商(汇川、台达)通过Codesys快速进入中高端市场,减少研发成本;多品牌设备协同的生产线(如汽车、电子装配))。
西门子:更适合高端制造或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(如大型汽车生产线、过程自动化(化工、石油)),其深度优化的硬件与软件组合,能满足复杂工艺的实时控制需求。
5. 学习与维护:低门槛 vs 高壁垒
Codesys:界面和编程逻辑更接近行业标准(如梯形图、功能块图),学习成本低(工程师可快速掌握多厂商基于Codesys的设备编程);但跨厂商设备的维护需熟悉不同厂商的定制化功能(如汇川与ABB基于Codesys的平台差异)。
西门子:学习曲线陡峭(如博途的OB块、FB/FC设计逻辑),但一旦掌握,维护成本低(同一品牌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,如TIA Portal覆盖设计、调试、运维全流程)。
Codesys采用“白标模式”,作为基础平台向设备制造商提供底层开发能力,允许厂商进行二次开发和品牌定制(如汇川InoProShop融合Codesys核心技术与中国本土化HMI组件)。这种模式推动全球500+厂商(包括ABB、三菱、汇川)采用Codesys,形成“基础标准化+外围定制化”的生态格局。而西门子坚持垂直整合,从硬件(如S7系列PLC)到软件(TIA Portal)均为自有体系,深度优化硬件性能(如编译引擎专为西门子处理器设计),但封闭性导致第三方设备集成成本较高(某汽车生产线改造案例中,集成成本较Codesys方案高40%)。
2. 编程体验:标准化与专用性的平衡
两者均支持IEC 61131-3标准,但在语言实现和界面设计上有差异:
ST语言(结构化文本):Codesys将ST与梯形图并列为核心语言,无需额外插件即可使用;西门子则在博途中将ST命名为SCL(结构化控制语言),需高端PLC(如S7-1200及上面)支持,且早期版本需通过插件扩展。

FC(功能块)定义:Codesys的FC仅为纯函数(仅能返回单一值),符合IEC 61131-3标准;西门子的FC兼顾“无参数程序”与“带多输出功能”,灵活性更高,但与标准存在差异。
数据管理:Codesys采用功能块型变量解决背景数据块问题(避免博途中背景数据块的冗余设计);西门子仍保留背景数据块,虽成熟但学习曲线较陡。
3. 硬件与性能:专用优化 vs 开放兼容
硬件适配:西门子TIA Portal专为自家处理器优化,编译效率高,运行性能稳定(如S7-1500系列PLC的实时控制性能优势明显);Codesys Runtime采用组件化设计,支持Windows、Linux、VxWorks等多操作系统,跨平台兼容性强,但依赖厂商的硬件适配(如倍福TwinCAT基于Codesys优化,运动控制性能突出)。
性能瓶颈:Codesys的跨平台特性虽提升了兼容性,但也导致部分厂商产品在性能上存在同质化问题(如某锂电池产线调试中,多个品牌基于Codesys的控制器触发Runtime内存管理缺陷);西门子硬件与软件的深度集成,使其在长期运行稳定性上更具优势。
4. 应用场景:通用开放 vs 高端专用
Codesys:更适合需要快速集成第三方设备或追求标准化编程的场景(如国产PLC厂商(汇川、台达)通过Codesys快速进入中高端市场,减少研发成本;多品牌设备协同的生产线(如汽车、电子装配))。
西门子:更适合高端制造或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(如大型汽车生产线、过程自动化(化工、石油)),其深度优化的硬件与软件组合,能满足复杂工艺的实时控制需求。
5. 学习与维护:低门槛 vs 高壁垒
Codesys:界面和编程逻辑更接近行业标准(如梯形图、功能块图),学习成本低(工程师可快速掌握多厂商基于Codesys的设备编程);但跨厂商设备的维护需熟悉不同厂商的定制化功能(如汇川与ABB基于Codesys的平台差异)。
西门子:学习曲线陡峭(如博途的OB块、FB/FC设计逻辑),但一旦掌握,维护成本低(同一品牌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,如TIA Portal覆盖设计、调试、运维全流程)。